2006年1月13日 星期五

e觀點(6)--薪水調整的指標(從東哥減薪開始談起)

寫在前面:
以下文章的內容將會非常理性,非常現實,非常的沒有人情味;溫情派的球迷,也許現在可以考慮按上一頁離開

薪水是什麼?
簡單一句話:薪水就是老闆對你個人身價的綜合判斷
判斷的綜合指標是哪些,依照筆者的歸納,可以分成四項:成績,未來性,人氣及不可取代性
而以上這四項彼此間有獨立性,當然也有相關性,
如同考試中申論題的答案一樣,有可以拿到基本分數的教材內容,也有幫忙加分的課外引伸內容;
球員的薪水亦然,有建立基本分數(薪資水準)的指標,當然也就有加分的指標

成績(基本分數)
這是薪水調整的最基本考量要素,
以目前的中職來說,薪水的等級大致上可以用以下的標準來分,
30萬以上---聯盟中的頂級球星,成績約是可以爭奪年度MVP級的人選
20萬級---球隊中成績優異,在聯盟中各守備(包含投手)位置上屬於一級的戰將
15萬級---球隊中成績不錯,在聯盟中屬中上的優質先發級選手
10萬級---球隊中成績普通的先發級球員及主力替補或主力代打者
10萬以下---剛加盟的新人,或是球隊中的二線替補球員

以今年的調薪狀況來看,30萬級的有張泰山(32),彭政閔(31),潘威倫(30)及謝佳賢(最少29)
這幾位全都是聯盟最頂級的投打球星,打擊不是要有3成,全壘打要15+以上,不然就是聯盟本土最多勝
東哥今年的成績是(打擊率-全壘打-打點).276-5-40
以今年的成績想要維持接近30(下半季原26),其成績可以說完全談不上,相信這一點應該沒有人會有異議,所以重點就變成是調到20萬級(21)到底合不合理,讓我們還來看一下牛隊及其他球隊調整的狀況:
目前已知聯盟中各隊20萬級還有:
(興農)曾華偉---今年成績.305-3-52(打點聯盟第4,牛隊第2)
(統一)陽森---今年成績.302-1-43(盜壘25,盜壘王,安打121,安打王及最佳9人游擊手)
(統一)陳連宏---今年成績.308-5-26(出賽94場,安打94)
(統一)高國慶---今年成績.313-5-52(打點聯盟第4,獅隊第1)
(中信)紀俊麟---今年成績.286-1-22(出賽94場,安打100,盜壘21,盜壘第3,得分65,得分聯盟第2)
(LaNew)潘忠韋---今年成績.307-12-59(出賽88場安打100,打點聯盟第4,全壘打本土第5)
以上這些,都是光靠成績就足以拿到20萬等級(20-25)的聯盟中一級戰將
如果光比成績,將東哥調到21(不管調整的幅度是多少)可以說相當的合理,甚至,嚴格的說都還不算差了,
因為,做出多少業績就發多少獎金;打出什麼等級的成績,就拿什麼等級的薪水….
這是所有私人企業老闆的給薪準則,到哪一家公司都是一樣的,興農職棒公司,自然也是沒有意外!!

我知道妳()要舉反例了,別急,這段還沒有完:
聯盟中各隊的20萬級當然還有:
(興農)葉君璋---今年成績.212-1-20(出賽101場,全勤)---下半季調升4
(興農)陽建福---今年成績(-)2-1 era5.93(因傷停了幾乎整季,到季末才復出)---下半季調升2
(興農)張家浩---今年成績.252-2-40(出賽101場,全勤)---下半季調升4.2
(中信)鄭昌明---今年成績.263-3-43(出賽100,年度最佳9人游擊手及游擊手金手套)---調升6
(兄弟)陳瑞振---今年成績.256-2-34 ---今年薪水沒動,還是維持26
以上這些人,都是成績比東哥還要差的,除了鄭昌明因為拿了2項個人獎,證明他是聯盟中攻守都是最好的游擊手,
勉強算是聯盟一級先發外,其他都不符合前述的所說的靠成績拿20萬級的標準,
所以他們拿20萬或以上或是調升(沒降)薪水就是不合理,就是對東哥來說不公平囉?
當然不是,他們以這樣的成績還能拿20萬級,是因為他們除了成績這項指標外,還有其他指標可以加分
而那些加分指標,很可惜的,我必須老實的說,是東哥沒有的,或者我該換個方式說,是老將身上不具備的….

未來性(加分指標)
衡量薪水調整時,除了成績之外,還有一項可以說是輔助成績的指標,那就是未來性,
未來性看起來好像很籠統,簡單的說,就是對你今年能打出什麼等級的成績進行預測
薪水調整時,表現上好像應該完全依據去年的成績來進行論功行賞,
其實不然,就跟所有的Review,都免不了會帶有Preview一樣,
薪水調整,除了去年的成績當依據外,一定還會輔以對來年成績的判斷(或期許)
在這方面,新人及已有證明過自己的中生代球員就佔盡便宜,而相反的,年齡偏大的老將就吃足了虧了….

年輕或剛加入沒多久的球員,還有很多可以成長的空間及時間,
球團會對他們去年所展現的身手,進行評估,並預期他們未來可能可以打到什麼層級(當然,也會有誤判可能)
比如說去年季中剛加入的賢明,雖然帳面的成績.242-1-14(出賽68,盜壘10)並不是很好看,
可是球團因為對他有期許,說的白些,就是認為他本季應該能夠進步到聯盟中一級的先發外野,所以還是加薪;
又比如說王世驊,雖然他本季成績也不算很好.244-0-5(出賽41,都是替補)
但是從很多報導上都可以看出來,牛隊教練團(尤其是劉總),其實相當看好風哥,所以還是給他加薪了,
雖然他目前的角色連主力替補或代打都還算不上(牛隊目前還是阿甫)
如果年輕球員又能夠打出讓人有期待性的成績的話,那加薪的幅度在未來性的加成下,就會更可觀了,
比如說張建銘及許國隆,去年展現出來的攻守跑(.283-2-38,盜壘21,安打數112)及長打威力(10支全壘打)
就會讓球團對他們今年寄望非常高,相對的,在薪水調整幅度的加分上,自然就加了大量的分數….

至於已經證明過自己能力的中生代,與其說是未來性,不如說是信心度,也許會更讓人容易了解,
大凡多數職業運動員,很難在每年的球季中都可以將自己保持在高峰,
總難免會有受傷不能出賽,受傷影響成績,或是本身狀況不佳的低潮(雖然這些都是該儘量避免的)
這些人,也許去年打不好,可是因為他們本身的實力已經負盛名了,
所以球團自然的也會預期今年可以恢復到沒受傷前或是原本正常的成績….
而這些預期,也就是中生代的未來性,也就是老闆心中所謂成績不佳下的加分指標
有哪些人是屬於這種情形的呢?
就是下半季只減1.5(整季減3)的鄭兆行,傷了幾乎整年但只減8000的陽建福及減1萬的陳致遠….

不過,這種對於新人的耐心,期待性及中生代的信心,在現實的職棒世界中,當然也不會是長久的,
如果本來深受期待的新人經過幾季一直無法打出來原本預期的成績,薪水當然最後會扣回來,
大黑曾揚岳就是,最高曾經升到9萬過,不過這幾年一直都只有7萬附近,今年更是已經轉教練職了..
而如果中生代的狀況一直好不起來,或是長久受傷,這種未來性的加分最後還是會被磨掉,
像阿甘蔡仲南就是(不過阿甘因為還有別的可以加分指標,所以減的也還不算快)
而統一獅的陳揚凱就是更明顯的例子,經過2-3年的受傷後,連統一這種付的起的球隊也還是將他解約了
(
比扣薪還嚴重)

好了,重點來了,球團這種對新人的未來性及對中生代的信心,
基本上是不會用在年齡大的老將的,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人自然生理最基本的道理---年齡就是體力最大的敵人
對球隊來說,即便老將今年還是成績很出色,還是一樣會想明年又老了一歲,不知道還能不能這麼出色
不用說萬一成績一但出現大幅衰退,更會往朝向負面的角度去想,可能無法恢復顛峰時代的身手了
這不是只有牛隊(阿公)對東哥這樣子的,在全世界的職業運動中,都是一樣,
否則,為什麼Rafael FurcalKenny Lofton的年薪會差到這麼多,而且還是同一隊(道奇)簽下來的,
Kenny Lofton去年成績.335-2-36(上壘率.395,盜壘22,盜壘率88%)---今年年薪380萬美金,而且只簽1年約
Rafael Furcal去年成績.284-12-58(上壘率.348,盜壘46,盜壘率82.1%)---今年年薪1300萬美金,而且1簽就是3年,
兩個人的成績,怎麼可能會相差到1000萬美金呢?
原因無他,就是兩人的年齡,Kenny Lofton現年39歲,誰也沒把握他明年會怎樣?
Rafael Furcal現年才28歲,正是要進入生涯的顛峰期中,即便合約是3年,可能道奇都嫌短了
稍微有看過MLB的球友應該都有聽過Kenny Lofton的名號,
他年輕時可也是全大聯盟中的頂級一棒,也曾經單季10+全壘打,50+盜壘的超級1棒,
可是談薪的時候,一樣的還是只考慮到去年的成績(說真的很棒)及在這樣的年齡未來會怎樣”….

還要我再舉子嗎?可以,甚至可以舉出跟東哥一樣,曾經是聯盟中明星級的強打二壘手來當例子,
Brett Boone,這位前西雅圖水手隊的明星級強打,第四棒,當家二壘手,
相信不少球迷因為鈴木一朗的關係而蠻喜歡水手隊的,那想必一定不會錯過這位強打二壘手,
各位知道他去年(2005)的年薪還是多少嗎?-----年薪900萬美金
生涯平均單季20支全壘打,從1997年到20048年中,有7年的全壘打超過24支,
甚至在2001年交出單季.331-37-141,這樣誇張的強打二壘手的成績,還入圍了美聯年度MVP(該季打點王)
可是只因為他去年本身狀況不好,加上又受傷,整季只出賽了88場比賽,只交出.221-7-37的成績, http://sports.espn.go.com/mlb/players/stats?playerId=2759
只是一年的嚴重下滑,甚至連一年都不到,只有半季就被水手隊釋出(release)---合約沒完就直接付清請他走,
然後,以這麼輝煌的身手及背景,在季末,竟然只能拿到大都會隊的小聯盟級合約,並邀請他參加今年春訓,
連個正式的25人名單都還不一定登得上,為什麼?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已經37歲了…..
(:小聯盟級合約是多少,以這樣有名氣的球員來說,嗯,大概可以拿到1.5-2萬美金年薪的合約左右吧)

一定要我舉中職的例子嗎?……統一的王傳家……….

人氣(加分指標)
也就是吸引球迷的能力及程度,包含了相關商品的購買,買票進場看球等等,
這項指標可以說相當的有趣,依照高下等級之分,可以分為三級:
最高段的能力是可以吸引之前完全不看棒球的人開始去接觸棒球,支持該位球員進而支持所屬球隊,
這類型球員的特點跟偶像歌手演員相當類似,就是擁有俊秀的外表,能夠讓人在非棒球因素下就支持該球員;
這種球員在全中職也找不出幾個,張家浩跟鄭昌明應該算是少數具有這種能力的

次高段的能力通常是新加入的球員,以中職目前的情況來說,有2種球員有這種能力,
一是在業餘的頂級新人,而且是要能夠在過往的重要國際賽事中有重大貢獻的,比如說阿甘
還有一種是著名旅外的球員頂著極大的名號回到中職,比如說過去的大郭,郭李及現在的鋒哥,
這種球員的人氣能力是可以使得棒球迷但不是某職棒隊的迷或是他隊但是不死忠的球迷吸引到所屬球隊來,

再來的是能夠將新加入球迷變成死忠球迷或是特定球員迷的人氣能力,
這種能力,最高段的及次高段的球員當然也同樣具備,除此之外,就是球隊中的主力新生代及中生代明星球員,
說的明白一些,就是當同事或朋友帶一個新的還沒特定支持的人進場看球時,
能夠將這樣的潛在球迷變成所屬球隊球迷的能力,(但是不具備將他隊球迷變成本隊球迷的能力)
以目前中職的情況來說,有這種能力的球員不少,
比如說牛隊的火哥,國隆,賢明;獅隊的陽森,潘威倫;象隊的彭23,陳50,莊宏亮,熊隊的林智勝,誠泰的林恩宇等等
還是以新生代居多對吧,其實原因很簡單,
除了新鮮感,活力等因素外,就這些人還是以外貌,親和力,或是幽默個性等個人特質來吸引球迷,
只是吸引力沒有最高段的小猴及小明那麼普及,那麼強大而已……

到了有一定年紀後,這種能夠再吸引新進球迷的能力就會降低了(就像泰山,現在就在慢慢遞減中…)
當然在那之前,前述那些個人特性加上成績,一定可以幫球隊/球員建立一些死忠的固定班底,
只是對老闆來說,重點是吸引/開發新球迷的人氣能力,
因為很現實的,對死忠球迷來說,只要該老將還有出場,還有出場打,就還是會持續進場看,即便他是被減薪的,
像統一那樣突兀的開除三老及王傳家等人或許會造成球迷的強烈反彈而不進場,
可是東哥的減薪卻不會產生這樣的效應
因為,即便東哥今年被減7(21)下打先發DH,別告訴我東方不敗後援會就不會進場幫東哥加油了…..

不可取代性(最強力的加分指標)
這是最後一項加分指標,也是最強力的加分指標,但也同時是不一定掌握在球員自己手上的一項指標,
人氣,當然可以是一項不可取代性,尤其是如果這位球員的人氣遠遠超過隊上其他球員的人氣的話,
(比如說中信的鄭昌明就是….)
不過,由於人氣的這項指標已經獨立在前面了,所以這裡要談的不可取代性,還是主要針對在個人的球技上,
球技的不可取代性其實有很多,大致上可以區分成二種,
一是非帳面成績的不可取代特殊能力:
比如說葉君璋的配球,引導投手及指揮作戰;張小猴的不管守到哪裡都是金手套級的守備能力
所有人都知道,以去年牛隊殘破的投手戰力,如果沒有葉君璋的幫忙,不知道會是怎樣的慘烈;
所有人也都知道,以去年牛隊內外野傷兵的狀況,如果沒有小猴的到處支援,恐怕劉總頭髮都早白了
二是帳面上的成績的不可取代性:
比如說鄭昌明及陳瑞振對中信及兄弟的游擊守備,或是張泰山的長打能力及三壘位置,謝佳賢的全壘打能力,
彭政閔的穩定打擊,林恩宇的先發取勝能力,陽森對統一一直以來都缺的第一棒進攻能力等等….

不管是一還是二的不可取代性,除了建立在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外,
還有一個很大的形成原因就是----聯盟中或同隊中目前沒有可以接上的人
小葉的配球,引導投手及指揮作戰,不要說牛隊了,全中職也沒有敵手,                         
再加上牛隊之前培養小同又離隊了,鄭達鴻的還很嫩,鍾家寶又還要2年,又使得小葉的不可取代性更加升高;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泰山的三壘上面,不要說牛隊,甚至在聯盟中,也找不到一個三壘手可以有泰山這樣的攻擊力,
去年頂替的阿甫在攻守方面都跟泰山相差很大,而牛隊未來準備接班林宗男,也還沒退伍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統一的陽森上,尤其是在原本的第一棒黃甘霖急速衰退的情況下,
當然,也會發生在馬力歐及威拉斯離隊後,謝佳賢對誠泰在長打能力的不可取代性上面….

為什麼說不可取代性是最強力的加分指標呢?
很簡單,因為球隊沒你不行,而且不只是去年沒你不行,今年可望還是沒你不行那才是真正強力
就像之前未來性該項指標一樣,這項指標也是以去年為主,以今年展望為輔的一項指標!!

不可取代性越大(沒有替補選手或是替補的差距過大),加分的效果自然就越強….
舉個反例,像賢明現在就不具有不可取代性(或是說不明顯),因為去年羅松永在替補上表現還算稱職,
當然,不可取代性當然也不會永遠存在,
只要等到自己本身的(特殊)能力衰退後,或是同位置有強力的新人加盟後,這個不可取代性就自然消失了,
所以才會說,不可取代性是不完全操在自己手上的,
比如說,阿甘原本是牛隊中具有不可取代性的王牌投手,可是,因為阿福的加入,而這優勢就立刻消失了,
不要說是受傷的阿甘,即便是正常的阿甘,他的成績以阿福的能力來說也一樣可以拿得到,甚至可能更好….

東哥對牛隊來說曾經具有不可取代性,不管在打擊還是在二壘的守備,甚至在領導力上,
可是隨著小猴進內野,風哥入隊及泰山跟小葉都具有領導全隊的特質後,東哥的不可取代性就消失了,
二壘守備當然已經被取代了,不過不是說東哥不再是精神領袖,而只是有人可以跟他分享!!
至於打擊,如果以去年的成績,其實在DH這個位置可能都還會遇到曾揚志及蘇建榮的強力挑戰
是的,我知道妳()會說:如果去年不是有東哥的頂二壘或一壘,牛隊可能都開天窗了,
沒錯,這的確是事實,不過就像之前說過的一樣,不可取代性除了去年外,也是要將來年考慮進去的,
不會有任何一家公司去年由於人手不足請你兼差幫忙,但是今年已經找到合適的人選後,還幫你大幅加薪的,
更何況你去年(守備)的表現還不是很理想…..

很現實嗎?是的,因為所有的私人企業也都是一樣的現實;
很不講人情,不講過去光榮戰()績嗎?是的,因為薪水是老闆給的,並不是球迷(顧客)給的…..


P.S
最後,想要再強調一點,
調薪,最重要的是看調過後所處的等級是否合理,而不是看調幅,
如果在經過前述四項綜合指標衡量過,發現目前的等級合理後,那麼不管從那個位置調過來的(升或是降)

自然也就都是合理了!!不然,年度MVP的林恩宇,怎麼會在調了100%,調升11萬後,還不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