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8日 星期三

e觀點(8)--WBC...想不出標題...

開個玩笑講,從03年亞錦賽後,台灣棒球(包含中職)的例行年度檢討大會又開始了….

03年亞錦賽,中華隊雖然幸運的擊敗了南韓,但是卻也以0:9慘敗給了日本代表隊,
該場比賽中華隊是派出陣中名氣第二大的旅日名投許銘傑先發,結果以0:9慘敗給日本隊;
04年奧運,我們除了擊敗弱隊,及靠著大聯盟級的王建民,曹錦輝及陳金鋒擊敗澳洲(該屆亞軍)及惜敗給日本外,
其餘關鍵戰役只要派出中職王牌也都是慘敗,分別以0:7慘敗給加拿大(旅日張誌家先發):2:10慘敗給古巴,
最後也因為不幸輸掉對義大利的關鍵戰役而無法進入四強賽;沒達成國人賽前期望;
05年亞洲職棒大賽,代表中職實力的冠軍隊興農牛隊,在出戰代表日職實力的冠軍隊羅德隊時,
竟出現了第一次的被提前,比數1:12
該場興農牛隊還是派出中職可以說是王牌級的頂級先發陽建福應戰,結果5局掉6;
06(今年)WBC經典賽,以中職明星隊及小聯盟1A球星為主力的中華隊,再一次被日本代表隊提前,3:14
該場比賽中華隊派出去年大復活,單季11(本土第2)的速球派投手許竹見先發,結果1局就掉3;

在這些比賽結束,代表隊回國後,棒球屆的人士都會召開檢討會,網路上的球迷也會對比賽內容進行討論,
前者得到的結論每次也都不外乎:旅外徵召的過程,旅外選手狀況的掌握,代表隊的培訓,總教練的人選;
而後者得到的結論也差不多都是:比賽中投手的調度問題,先發人選的安排以,臨場戰術運用甚至是教練的能力.

可是結果卻不斷的告訴我們兩件事:
1. 對到真正的強隊日本,除了奧運那次是靠著大聯盟選手,其他的不管派中職的,還是業餘的結果都是慘敗
2. 這些檢討方向完全都是錯誤的,所以才會越檢討,比分的差距越大

如果只討論戰術,投手調度等技術面問題,或是情蒐,資料收集等枝節的問題,甚至是總教練的人選問題,
而不去正視選手本身實力(差距)問題---球速,球威,揮棒速度,選球力等
這是不是只是見樹不見林,治標不治本!!
是,也許戰術好,調度又有如神助,也許足以讓我們不會被日本提前;
但是如果只顧戰術,調度等技術面,不試圖思考提升台灣棒球,包含棒球火車頭的中華職棒整體實力,
是不是永遠都贏不了日本?
還是說,台灣棒球迷又再度發揮中國人最有名的顧面子要緊偉大情操,只求不被日本提前就好?

在中職比賽,可以講投手調度,談棒次安排,討論戰術執行,
那是因為各隊彼此的實力,在伯仲之間,或者說是整體實力的差距,是在戰術等技術面可以影響的範圍內….
但是如果兩隊整體球員技術水準(),差距大到像中華與日本那樣,
以中職選手(或是1A選手)的陣容來看,誰先發,誰中繼,誰上場,誰打幾棒,真的有差嗎?
或者我該說,差別就可以小到像南韓那樣對日本整場比賽都產生威脅力嗎?

陣容實力較弱的球隊,想要打敗陣容實力較強的球隊,最好的做法,就是像這次經典賽南韓對日本那場一樣,
設法先拖住比賽,咬住比分差,製造強隊的壓力,然後抓住一個機會,打強隊一個措手不及….偷到一場勝利
不過要能夠達到這樣的程度,前提還是在於基本面,也就是要有能力將自己stay in the game(留在比賽內)
有二個途徑可以在比賽中縮小差距:
1. 不問雙方選手實力的差距,只強調戰術,人選安排等技術面方法
2. 不問戰術,調度,先求將雙方基本面(選手實力)差距縮小
不可否認的,就像03年亞錦賽,我們在南韓手上偷到一場勝利一樣,
選前者的,就算差距再大,的確可能在許多場比賽中,藉著對方的發揮不佳與我方發揮到極致去偷到一場,
但是選前者的,可以讓我們在終極目標中,超越對手,贏得每次比賽的勝利嗎?
答案應該很清楚才是…..
那麼,如果是後者才是有意義的,我們為什麼要花力氣,時間及精力去討論那些枝節?
為什麼不把焦點聚焦到代表台灣棒球火車頭的中職實力如何提升?
為什麼不對高中聯賽的貧打給予關心?
……..

也許去年底的亞洲職棒大賽的戰況,會讓部份中職球迷有機會藉口說,那是興農牛一隊,不代表中職,
那麼好,這次在大聯盟級的王建民,曹錦輝及陳金鋒都不克出賽,
中華隊只有一般認為程度約當中職的美國1A明星選手,以及中職明星隊組成的情況下,
仍然被日本職棒代表隊(除了一朗外也都是日職的選手),以3:14痛擊,
難道我們這次還是一樣再找出藉口?
為什麼我們就不願承認,這提前結束的結果,其實就是建立在我們跟日本球員的實力差距在!!
而不是教練沒有勇氣不保留以精英隊日本一拼,投手調度錯誤,戰術運用過於保守,
或是棒次安排不佳以致攻勢串連不好,選手心裡素質不足等等個人稱之為安慰自己的藉口”….
要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認清問題發生的真正原因,
只有認清問題的根源,才有機會去找到真正的解決之道,再配上實際行動,才有可能解決,
否則,豈不是無異於掩耳盜鈴?
-----陳峰民有沒有企圖心,有沒有拼勁?
有,但是那又如何,空有拼勁,沒有揮棒速度,沒有選球力,難道就能使得他在滿壘時不要吃下松板的三振嗎?

批評很容易,承認自己的問題很難,
許竹見在中職本來就是一個速球派的投手,在去年復活後,他本來就是以速球為主要配球武器的投手,
如果有仔細看比賽內容,先發許竹見當天的球速是不是都是140+,是不是就是他最好的狀況了,
結果那顆142km的速球,一樣被多村仁結結實實,毫不僥倖的轟到全壘打牆外,
許竹見當天的球速及球威,可以說完全不在對南韓先發林恩宇之下,還比潘威倫更快,更好
中繼的蔡英峰呢?
以他當天的控球,是不是已經接近完美了,那些超接近好球的球,固然沒有受到主審青籟很可惜,
可是為什麼日本打者也都不會被騙?一旦蔡英峰投進去一些,就還是挨轟?
中繼的許文雄,當天的球速140上下,主要以變速球為武器,是不是內容已經接近中職中繼的水準了?
結果卻是比賽拉開比分的關鍵投手之一
在中職去年的評價,一樣是中繼,許文雄有比朱尉銘差嗎?許竹見有比潘威倫差嗎?蔡英峰是不是狀元?
如果這些人都無法擋住日本隊的強大進攻實力,
那麼,就算換上球速與許文雄差不多的朱尉銘,就算換上控球沒有比蔡英峰更好的耿伯軒,
真的可以讓我們拖住日本,然後贏得勝利嗎?
如果不行,那麼我們討論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還是又回到老觀念,只求不要被提前就好嗎?

台灣棒球,是該back to fundamental(重回基本面)的時候了,
而球迷,也是該認清及承認雙方實力就是差距那麼大(大到10場比賽中起碼有8場足以被提前)的時候了..
否則,曾球評所說的30年差距,永遠也不會縮小……

後記<在整個比賽結束後>
當我們在批評為什麼用沒有職業經驗的陽耀勳中繼的同時,
我們是否選擇性的遺忘了當天對日本內容投得最好的也是沒有職業經驗的蔡英峰?
(蔡英峰2.2局失1分,比03年亞錦賽對日本的潘威倫,成績還要好得多)
當我們在批評為什麼選陽仲壽對大陸一戰沒有安打,還中斷攻勢,為什麼要派他上場?
或是說他只有守備,完全沒有打擊,為什麼要選他?
我們是否選擇性遺忘張家浩是為什麼入選的?鄭昌明是為什麼入選的?
我們是否選擇性遺忘鄭昌明這次比賽5打數0安打,被三振2;張家浩2打數0安打,被三振1次,)
當大家在批評林華韋愛用業餘選手的同時,對南韓一戰9局下,面對大聯盟百勝朴贊浩的那個打席,
在那種壓力,那種威力投手下,有誰可以打的比詹智堯好?還是我們這時就選擇性的遺忘了詹智堯也是業餘選手?


P.S
話說中職的熱身賽開打了,

嗯,又到了要將對棒球要求標準(不管是整體內容或是球員態度)降低會比較快樂的時候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